
南宋 黃獻子秀野堂雙足風字樣歙硯 2.6cm high
[中國嘉德]紫英青璲—古硯專場
中國嘉德(香港)2016秋季拍賣會將于11月26日至29日在香港JW萬豪酒店宴會廳隆重舉行!白嫌⑶喹j─古硯專場”將于11月29日隆重開拍,約50件文房硯臺組以專場結集成冊,文人心中美石益章的心頭好將為您呈獻。
硯堂開闊微凸,墨池深峻,線條挺拔流暢,背留雙足,背脊鐫刻大片銘文。其質地堅密細潤,歙石暗細螺紋絲光閃動,品質極佳。此硯銘文書寫工整流暢,其紀年贊譽之詞藻盡顯文人愛硯之胸懷,可謂珍罕。
宋代文人對書齋之物至為講究,硯臺被賦予更多文化內涵,不僅藏硯玩硯者眾,給硯臺寫銘作賦也成了一時風尚?滓愀ǔ帲骸皾涣艄P,滑不拒墨。瓜膚而縠理,金聲而玉德。厚而堅,足以閱人于古今。樸而重,不能隨人以南北!绷攘葞拙,道盡歙石硯材的美妙和珍貴。

明 謝啟光題子石端硯 3.5cm high
硯作天成子石隨型,墨池深峻,硯堂開闊,線條流暢挺拔,風格古樸渾厚。硯背平緩,鐫刻謝啟光草書銘文,書法飄逸灑脫。此硯奇妙之處與其硯邊,留白條數道,名曰:古溪帶白硯。

硯背銘文:厚重寡言,溫潤而栗,任雕龍繡虎之才,含豪妙然?悉從此出!萬歷丁未季春謝啟光題

明 文征明自用河圖洛書行囊端硯 1.5cm high
硯作長方敞池,留寬邊。落潮處波濤翻滾,浮雕神龜馱書,雕琢手法精湛嫻熟,瑞獸生動傳神。硯背下方淺覆手,剔地淺浮雕龍馬獻圖,使圖紋前后呼應,相映成趣。硯背上方鐫刻銘文:山袛吐秘河靈孕寶海馬嘶風軒物重造丁丑春月停云鐫;硯一側鐫刻:偶得衡山居士之硯甚幸豪叟珍藏;另一側留銘:水竹村人藏。此硯上下掛角處略有漆灰殘補,可見主人對此隨身佳物之喜愛。

文征明自用河圖洛書行囊端硯 (局部)

清乾隆 西番蓮紋松花硯 11.8x8.8x2.3cm
松花石質地,色澤艾綠,質地堅密,細潤可人。硯作品字式,硯面剔地浮雕纏枝西番蓮紋,紋飾華美端莊,西洋氣息濃郁,具有強烈的法國洛可可雕塑風格。硯首藤蔓翻轉,將墨池一分為二。硯背平坦,鐫刻小山款銘文。此硯式設計風格奇特,為乾隆朝宮廷制硯,仿西洋風格之特例。
十八世紀的乾隆王朝,在中國的宮廷裝飾領域里,有一股清新但不強大的“西洋風”,十八世紀中法兩國的文化藝術的交流,讓乾隆皇帝認識了來自歐洲文化中心法國的另一個古典藝術的高峰──洛可可風格。從而在皇家建筑,宮廷藝術品中,開始呈現出乾隆朝所特有的中西合璧的裝飾藝術,乾隆洛可可風格。在眾多以中國傳統元素為主導的宮廷制硯中,也具有了這種特例,洛可可風格。

清乾隆 孫星衍銘漢長生殿瓦當硯 2.7cm high
硯取西漢瓦當,背留“長生無極”四字,風格渾樸端莊,硯面開月牙池,包漿黝黑古亮。原配紫檀硯匣滿刻銘文,盡書此硯之來歷,書法俊美端莊。

孫星衍銘漢長生殿瓦當硯 (局部)

清 陶澍銘三十六眼月朗星明端硯 原配黃花梨銘文硯匣 3.5cm high
硯作敞池方正,硯面墨堂開闊,起眼柱留天然石眼十九枚,間隔勾云紋。硯背平坦,留大小石眼十七枚,前后合計三十六眼之數,取其最大者作旭日圖。祥云緲緲之中,眾星捧月,有天人合一,妙法自然之神韻。此硯紋飾典雅,氣勢磅礴,自明清至民國,眾多先賢名士留銘題鐫,流傳有序且保存完好,為中華愛硯惜硯之人文精神的優良體現。

月朗星明端硯拓片

月朗星明端硯 (局部)

晚清 重光葵藏端溪水巖雙龍爭珠對硯 2cm high
此對硯以端溪水巖佳石為質,做板樣對硯,硯額浮雕云龍紋,首尾呼應。以翠斑巧色火珠,且留大片浮云凍與硯堂,色澤嬌艷,端溪水巖,質地極佳。

重光葵藏端溪水巖雙龍爭珠對硯 (局部)